
淄博高青:垃圾桶也有“身份证”
整洁排放的垃圾桶,运行有序的垃圾清运车,在高青县的大街小巷、农村社区,随时随地可见。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实现全覆盖,垃圾处理及时有效,城市容貌也焕然一新。然而这背后,凝聚了淄博高青移动的技术支持。
在智慧高青调度指挥中心,超大LED屏幕上闪动着综合执法局人员、作业车的运动轨迹,全天候工作情况一览无余。智慧高青指挥中心副主任李新龙告诉记者,环卫设施的电子标签是智慧高青指挥中心RFID数字环卫系统的硬件接收点。指挥中心不但在环卫设施上安装了电子标签,而且在环卫作业车辆上安装了GPS定位设备,依托GPS监督指挥子系统和RFID数字环卫子系统,实现了对全县环卫设施24小时智能化识别、监控、管理和调度。通过中心平台,可以核查每一辆车的作业动态,形成了数字化管理链条,对环卫作业车辆及管理人员实现了实时监督、实时管理、实时指挥。根据案件性质,随时调度人员或车辆及时处置。
智慧高青指挥中心先进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正是利用了高青移动分公司的信息共享平台、遍布城乡的网络以及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在高青县,每个垃圾桶都安装上电子标签识别码,建立“户口”档案,有了自己的“身份证”,通过红外感应器、扫描仪,便能够将垃圾桶清运时间、轨迹等传输到数字化管理平台。由指挥调度中心对全县垃圾桶清运实施24小时识别、定位、跟踪、监控、管理和调度。提高了清运质量和服务水平,并减少了投诉事件的发生。
“自己不仅要清理马路及行人道的垃圾,还要时刻清理垃圾桶外的溢出垃圾,为了避免垃圾桶外溢的现象,每天都要奔波于垃圾桶之前,一天下来,要走不少路,有时候严重到双脚肿的穿不上鞋子。”环卫工人刘大妈告诉记者,“现在好了,垃圾桶有了电子标签识别码,垃圾桶里的垃圾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有垃圾清运车进行清运,这给我们省去了不少时间和体力。”环卫局综合科科长刘永光告诉记者,垃圾桶电子标签码的安装,每个月的垃圾清运量从以前不到900吨到现在的1000余吨,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环卫工人的作业量也比以前减少了近三分之一。
“当市民发现道路不整洁,可以立即掏出手机,拍下图片。用手机登录‘城管通’软件,直接上传刚刚拍下的图片就可发送。工作人员在‘城管通’待立案中就能看到,接到报案后,指挥中心先通过视频监控核实报案是否属实;情况属实后进行立案,通过数字城管系统派发给相关处置单位;由相关人员赶赴现场处置,最后处置完毕,再向报案人反馈。整个报案过程,几分钟即可完成。”李新龙说,该技术提高了市民参与城市管理的热情,实现了城乡环卫工作的无死角全覆盖。
在“智慧高青”建设的道路上,高青县综合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新型服务能力,实现城乡智能化、智慧化管理和运行,为城乡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最有效的保障。
同类文章排行
- 南京“科技达人”开公司创业 研发智能垃圾箱接到大订
- 美医疗垃圾桶惊现碎尸
- 推行效果不如意 单桶垃圾桶分类卡在了哪儿?
- 10个大型垃圾箱 小区门口排排站
- 清洁工垃圾桶内发现疑似人骨 警方带走嫌犯
- 洛带古镇菱角堰社区配套设施交货安装圆满结束
- 织金县三甲街道560个垃圾桶助力创卫工作
- 万德福“17周年厂庆感恩优惠回馈”活动拉开序幕!
- 餐厨垃圾倒进路边垃圾桶餐馆老板娘的举动“吃”到了罚
- 澳门的街道是如此的干净